要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衡量:建筑行業如何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
發布時間:2021-09-08 17:55:04 共閱讀:1次
(1)從需求端分析,實現碳達峰要在滿足建筑用能合理增長的前提下,在這一過程中,關鍵是采取可持續的、綠色的技術方案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用能合理增長的需求。如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滿足夏熱冬冷地區在冬季的采暖、建筑室內空氣品質達到健康要求等。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老舊小區的改造、農村清潔用能等一系列工作的推進,使老百姓在受益的同時把能耗降到最低。
(2)從供給端分析,建筑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以基于當期相對能耗為導向的建筑節能體系向基于從建筑材料的生產、制造、運輸,建筑的施工、運行與維護,到建筑的報廢、拆除、建筑垃圾的回收回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控制為導向轉變,從而構建起區域、住區、單體建筑三個層面,涵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節能與低碳發展的新格局。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技術不斷更新,提供高質量的綠色建筑材料,從源頭上減少材料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比如,可以在施工中增加高強度的混凝土的使用比例,一方面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結構的穩固性,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功能性的要求??梢哉f,如果沒有建筑材料的技術進步,就無法實現建筑綠色和低碳的發展。
我國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既為我國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要實現這兩個目標,我國有必要采取新的行動,而“十四五”的新開局顯得尤為關鍵。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從供給端分析,建筑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以基于當期相對能耗為導向的建筑節能體系向基于從建筑材料的生產、制造、運輸,建筑的施工、運行與維護,到建筑的報廢、拆除、建筑垃圾的回收回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控制為導向轉變,從而構建起區域、住區、單體建筑三個層面,涵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節能與低碳發展的新格局。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技術不斷更新,提供高質量的綠色建筑材料,從源頭上減少材料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比如,可以在施工中增加高強度的混凝土的使用比例,一方面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結構的穩固性,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功能性的要求??梢哉f,如果沒有建筑材料的技術進步,就無法實現建筑綠色和低碳的發展。
我國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既為我國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要實現這兩個目標,我國有必要采取新的行動,而“十四五”的新開局顯得尤為關鍵。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